欢迎来到外语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立足新“海丝”,展望美好未来 ——外语系何少娴主任一行出席“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南亚互通共享国际论坛”会议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7-11-18

为进一步学习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政策,更好地促进我校应用外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20171117日,外语系何少娴主任率应用外语(马来语)专业教师白丹妮、李会娇一行三人参加了由福建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印度尼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印度尼西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南亚互通共享国际论坛”研讨会议。


本次论坛以主旨演讲、分组研讨、圆桌会议等形式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华侨华人、中国—东南亚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中国印尼学的发展与前景等议题展开讨论。探讨当今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互联共享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盛为此次论坛致开幕词。他表示,东南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与东南亚有着天然紧密的地缘关系。此次论坛将围绕丝绸之路历史与现状,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互动交流发展状态等议题进行研讨,旨在加强福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为促进新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在开幕式致辞中认可中国经济发展,他表示,在中国生活的四年中,他与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交流,习惯了中国的快节奏和变化,在北京,似乎高楼一下子就从平地起。苏更·拉哈尔佐也指出,海洋有很大的潜力,深入互联互通,可以增强地区经贸联系,减少生产和运输环节的成本。互联互通不只是制度上的,也是人民思想上的,互联互通可以惠及亚太地区所有邻国,对地区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而发展亚太地区的海洋互联互通,进一步探索海洋潜力,需要通过深度交谈实现,例如本次论坛,希望有助于加强印尼与中国两国的交流和合作。

印度尼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琇翡透露,2016年,中国有140万游客到印尼旅游,是印尼境外游客来源国之一。而印尼越来越多的学生到中国学习,2016年,有13000名印尼学生到中国学习中文。在印尼,有华裔背景的人群占总人口的4%5%,是连接两国的桥梁和人文交流的催化剂。

福建省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福建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陈出新在致辞时指出,自2013年福建被确定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来,福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与东盟国家加强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正在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如今中共十九大刚刚落幕不久,如今在福建举行此次论坛,可谓恰逢其时,福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正迎来崭新的宝贵的发展机遇,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将迸发更多思想碰撞的火花,为更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中国梦”增彩增色。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为进一步推动福建与东盟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与东南亚互通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提出更多宝贵的专业性意见和建议的平台。

    

版权所有: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府南路1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8012669-1号

公安部备案号:350121025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