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专业实践教育,以青春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清源润闽地,青马绘江韵”暑期“河小禹”专项行动
守护河道生态,践行绿色理念。实践队走进白马河畔,带领“小河长”巡查河道、清理垃圾,开展水质简易监测。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护河实践,以实际行动强化生态保护使命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环保课堂进社区,播撒护水种子。在柳河社区,实践队开设“环保小课堂”,通过黏土塑造“心中最美河流”、制作“小河长”宣传牌等趣味形式,讲解河长制意义与成效,激发小朋友爱水护水意识,助力全民护河机制落地生根。

对话河长,深化生态认知。实践队与鼓楼区住建局河长办邱兰英座谈,围绕汛期河道治理、城市内涝应对等课题深入交流。邱兰英分享“长制久清”治理经验,青年们结合巡河见闻聚焦治理难点提问,搭建及起理论与基层实践的融合桥梁。
探访污水处理厂,解锁治水“密码”。实践队赴福建海峡环保集团洋里污水厂。在讲解员指引下,实地走访粗格栅、MBR工艺单元等污水处理环节,见证污水“由浊变清”的全过程。活动后通过检测水样、复盘收获,进一步深化对污水处理技术与环保工作的认知。
“科技赋能创新,青春助力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水土检测,为农“把脉开方”。团队赴福州永泰县白云乡,开展农田杂草清理(清理的杂草可转化为麋鹿饲料),规范采集山塘水样与土壤样本,检测其酸碱度并针对性制定施肥方案。在省级科技特派员陈哲老师的指导下,实地勘查种植结构、收集生产难题,为农业产业升级积累基础数据。
实验研发,激活产业动能。深入油茶园调研生产工艺,依托学院专业优势,以永泰山茶油为原料,成功研发出茶油润唇膏、护手霜等日化样品。通过拓展油茶应用领域,注入绿色健康理念,为茶油产业转型增添科技动力。
多元科普,凝聚民间智慧。通过访谈游客与村民收集茶油产业发展建议,向居民、游客发放健康手册并讲解茶油营养功效,以双向互动深化群众对茶油价值认知,为产业发展聚智赋能。
从闽江流域生态守护到乡村产业振兴赋能,队员们在河道边以青春护碧波,在田野间用科技助力振兴,每一步实践都饱含着对生态责任的担当与对乡村发展的热忱。未来,学院将持续构建“专业+实践+思政”融合体系,拓宽实践广度与深度,让更多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前沿与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长才干,以蓬勃青春力量,为绘就“水清岸绿、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与担当活力,让实践育人之花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更绚丽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