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艺术学院联合霞浦县教育局,在霞浦县开展2025年福建省教育厅美育浸润帮扶行动,并与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度融合,通过一场场精彩的艺术活动为当地乡村美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动以“以艺启智,以美润心”为主题,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要求,为霞浦县美育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小学提供精准帮扶。艺术学院徐青院长携林理杰副院长、团委书记周宇航、管乐老师张卡及6名学生代表(繁星艺术团成员苏娜、曹欣怡、沈雅珍、李宇萱、钟安乔、黄彩凤等)共同组织参与本次活动,覆盖霞浦实验小学、长春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
专场音乐会:艺术之音点燃乡村热情
6月28日下午,由我院协助指导赞助的“美育浸润行动成果展暨霞浦县实验小学小松树管乐团专场音乐会”在霞浦县九大馆温情上演。管乐、合唱等多形式节目轮番登场,《号与胜利》的激昂旋律拉开序幕,《世间终你好》的悠扬乐声传递温情,《happy》的欢快节奏让孩子们跟着摇摆,《我和我的祖国》更引发全场大合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这样的音乐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艺术启蒙,让他们近距离接触高水平表演,种下了艺术的种子。”霞浦实验小学周校长感慨道。演出结束后,艺术学院师生与该校艺术社团学生、教师开展座谈会,分享创作心得,解答学习困惑,架起了高校与乡村艺术教育的沟通桥梁。
多维帮扶:从课程指导到文化共建
除音乐会外,活动还围绕“精准帮扶”展开多维度行动。6月29日上午,艺术学院专家与霞浦县美育教师开展合唱、戏曲、舞蹈等专项教研与课题研讨,针对乡村美育教学难点共商提升策略;同时,教师团队走进霞浦实验小学课堂,指导合唱、器乐、美术等专业课程,并协助完善学生艺术团建设,助力乡村学校美育课程提质。
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还创新开展“手拉手”共建帮扶——高校师生与小学生共同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微党课,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策划暑期艺术夏令营,通过趣味艺术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希望不仅带来一场演出,更留下可持续的美育资源。”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表示。
以美育人:播撒种子静待花开
“美育浸润不是短期任务,而是为乡村美育发展打基础、谋长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表示,通过“演出+教研+实践”的组合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暑期文化生活,更推动了高校优质美育资源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随着活动圆满落幕,艺术的种子已在霞浦乡村悄然扎根。未来,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霞浦县的合作,让更多“艺术之花”在乡村绽放,为孩子们点亮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