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4日,数字信息工程学院“五色课堂”进社区志愿服务队深入仓山区城门镇福城社区,成功举办了为期五天的“蓝色科技课堂”。
本次科技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裤兜机器人”少儿编程课程。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性地引入实体化教具,巧妙地将抽象难懂的编程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流程。社区的小朋友们通过亲手拼接指令模块、调试裤兜机器人等实践活动,能够直观、清晰地理解算法运行原理,使原本枯燥的编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程设计从基础编程入门,逐步深入到指令组调用,最终引导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将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上,团队采用的“安-静”指令响应机制,有效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同时,引入小红花奖励体系,通过颁发小红花和设置积分榜,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锤炼团队协作与算法优化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与成就感,真正实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在结业仪式上,小朋友们展示的成果令人瞩目。他们借助坐标算法,融合避障与巡线技术,运用指令组调用,精准完成了识别任务,充分展现了学习成效。
本次“蓝色科技课堂”是数字信息工程院“五色课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之一。学院将持续深入推动科技课堂走进社区,为更多社区青少年提供接触并学习编程的宝贵机会,助力他们在科技实践的道路上筑梦未来,逐步成长为具备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青年。

课程现场

志愿者现场指导学生

小红花与积分榜奖励机制

学员合照
文:许铭龙
图:邱隆辉
审核:郭晓莹 董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