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9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护学院护理教研室党支部携“护韵国乡行”实践队,赴罗源县西兰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健康服务、文化探索等多元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一)筑牢乡村健康防线,助力乡村医疗振兴
逐户健康摸排: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实践队抵达后,立刻开展“健康敲门行动”,队员们身着红马甲,顶着烈日逐户走访村民,通过亲切座谈,详细了解村民的年龄、身体状况、饮食作息等基本情况,并认真记录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为筑牢乡村健康防线迈出坚石的第一步。



义诊服务暖民心:在洋坪村党群服务中心,义诊服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实践队员们为到访村民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并同步完善村民个人健康档案。针对颈肩腰腿不适的村民,运用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有效缓解病痛。穿梭在义诊人群中的红色志愿者马甲,成为炎炎夏日里一道暖心的风景线。



健康知识精准普及: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义诊,队员们发现当地村民高血压问题较为普遍。为此,他们迅速行动,凭借专业知识,围绕高血压慢性病管理防治、合理膳食开展宣讲。借助直观的图表展示与真实案例分析,队员们不仅向村民科普高血压防治要点,还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切实提升村民对慢性病的认知和自我防范意识。

医疗资源调研与需求对接:为进一步优化后续健康服务,实践队员们与村民围坐溪边,倾听乡土记忆。通过恳谈,梳理当地主要健康问题、就医习惯及服务需求,同时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健康生活智慧,并调研村卫生现有资源,为精准化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二)深耕民族文化根脉,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七镜茶文化溯源: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铸魂。在深耕民族文化根脉方面,实践队走进七镜茶茶园。在茶园专家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茶叶采摘与制茶技艺,深入了解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制茶流程,切身感受“香高味醇”背后的产业匠心。

畲医药文化传承调研:在许洋村,队员们在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负责人林忠旺的带领下,走进中草药何首乌、绞股蓝、七叶一枝花、黄精等良种驯化繁育培育区。通过近距离观察与细致讲解,队员们掌握了畲药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及辨识方法。在畲医药展览馆,队员们与产业园负责人探讨畲药现代应用路径,为传统医药创新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红色精神传承,革命老区精神赋能: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实践队走进当地革命历史馆,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与详实资料中,感受艰苦奋斗精神对当代乡村健康建设的深刻启示。随后开展的红色健康教育活动,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凝聚起共建健康乡村的集体的共识。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健康服务为基石、文化传承为引擎,通过逐户诊疗、非遗探索、红色教育等系列行动,实现“健康守护”与“文化振兴”双轮驱动。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让青春力量在畲乡大地长效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撰稿:张雪辉、林珊
图片来源:“护韵国乡行”实践队
审核:张瑛 许娟娟 练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