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6届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校园秋季招聘如期而至,众多学子纷纷投身于求职和就业的行列,准备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签订劳动合同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有哪些法律常识需要特别注意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究。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换言之,法律鼓励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当日,即用工当日,便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然而,若用人单位未能在建立劳动关系当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签订,便不构成违法行为。
01合同内容
基本信息:
确认合同中包含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以及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等。注意劳动合同上用人单位的名称是否与实际入职公司一致,以防企业以公司名义让员工与第三方签署外包派遣合同。简而言之:明确自己的雇主是谁,以及未来谁负责发放工资。
劳动合同期限:
留意合同中关于期限的约定,包括试用期和正式合同期限。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且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
实习期与实习合同:
重视实习期及实习合同的签订,这是保障你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基础。拒绝接受转正后再签订劳务合同的说辞,避免部分企业利用毕业季机会,无偿占用大学生劳动力。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明确你的工作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以防未来因工作内容或地点变动引发纠纷。注意在入职前与人事主管和直属领导沟通日常工作安排,协商加班、出差及个人工作内容等相关事宜。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确认工作时间安排、加班规定以及休息和休假制度。
劳动报酬:
明确薪资结构、发放方式、发放时间,以及奖金、福利等具体内容。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核实单位是否依法为你缴纳五险一金。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和劳动保护条件。
违约责任:
注意合同中对双方违约行为的规定及赔偿条款。
小贴士:“五险一金”是指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  | 
   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资金支持的保险  | 
  
  
   医疗保险  | 
   用于支付员工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门诊、购药等  | 
  
  
   失业保险  | 
   为失业的员工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保障  | 
  
  
   工伤保险  | 
   用于支付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时的医疗费用和工伤待遇  | 
  
  
   生育保险  | 
   为员工提供生育津贴及产前、产后医疗保障的保险  | 
  
  
   住房公积金  | 
   为员工购房、租房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  | 
  
 
具体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需依据所在地区及现行政策进行确定。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建议与公司或相关职能部门核实相应的政策和比例。
02签订细节
仔细阅读: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确保所有内容清晰明了。
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签订后,确保你和用人单位各自保留一份合同副本。
不签空白合同:切勿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以防日后被添加不利于你的条款。
及时咨询:如有疑问,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或专业人士咨询,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收集证据:若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着手收集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监察大队将进行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申请劳动仲裁:若投诉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提起法律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更加得心应手,保障自身权益。祝愿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开启人生新篇章!
来源:大学生就业资讯
“生芽”大学生职业发展工作室整理
审核:郭晓莹、董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