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闽江师范高等专科 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2025暑期社会实践(十五)|人文与管理学院开展“井冈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人文与管理学院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8-18


8月3日至11日,人文与管理学院“艺启思政社”暑期实践队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以学固本:开营启智,誓言彰责展担当

首日活动以隆重的开营仪式揭开序幕,各高校实践队齐聚中心报告厅,通过独具特色的展演和口号,展现了青春的蓬勃风采。队员们以“青春艺启踏井冈,思政实践意飞扬”的铿锵誓言,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随后的“三湾改编”教学环节中,老师采用团队自行建编的创新模式,引导队员们设计团队旗帜、口号及名称,使其逐步领悟到“三湾改编”所蕴含的党的创新精神和坚定革命意志。“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以“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口号,深入介绍了革命先辈、科学前辈,以及新型装备和新型结构,督促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奋进潜力。

图1:“三湾改编”情景教学现场

以行践诺:重走征途,体悟精神汲力量

实践队重走革命路,先后探访八角楼、茅坪镇、黄洋界、井冈山烈士陵园、大井革命旧址、小井红军医院等地。在八角楼,队员们体悟到毛主席“一根灯芯”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茅坪镇,队员们重走小道寻草药、做红军餐,感受军民鱼水深情与“依靠群众”精神。于黄洋界,队员们聆听保卫战历史,领会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至井冈山烈士陵园,队员们敬献花圈、重温入团誓词,接受红色洗礼。在大井革命旧址,队员们通过参观毛泽东旧居,感受革命先辈坚定信念、奋勇前行的力量。小井红军医院让队员们为革命时期医疗人员坚韧不拔的意志所震撼。

图2:实践队在黄洋界聆听革命历史讲解后合影

图3:实践队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石碑的合影

以思提质:课堂感悟,精神传承谱新篇

在家风课堂分享中,芦继兵同志深情地讲述了其父辈们当年进藏的革命历程,再现了十八军将士们“背着公路”进藏的壮举;张旅天同志则深情地追忆了其父亲张蕴钰将军扎根戈壁、投身核试验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在实践体验环节,队员们走进别开生面的“草鞋课堂”,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亲身体验编织草鞋的艰辛过程,深切感悟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在红色音乐党课教学环节,队员们深入了解红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那一首首激昂的红歌,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图4:卢继兵、张旅天同志分享事迹

图5:实践队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互赠草鞋

以研聚力:调研求真,耦合创新探新路

实践队成员们秉持“多角度、高层次“为根本原则,扎实有序地推进课题调研工作。通过开展访谈活动和景区探访两大核心方式,以采访烈士陵园的领导层、退伍老兵群体、高等院校的资深教师以及前来参观的景点游客为调研切入点,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借助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调研方法,全面且深入地掌握红色精神与劳动教育在人民群众心中的真实形象及其丰富内涵,科学而精准地把握这两大宝贵财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红色精神与劳动教育耦合创新的可能性,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坚实有力的实证支撑。

图6:实践队全体成员在井冈山合影

以学固本、以行践诺、以思提质、以研聚力。本次实践以“烈士陵园默哀缅忠魂,八角楼灯光映初心,黄洋界烽火砺信仰,大小井温情传薪火”的生动实践,深化对井冈山精神的领悟。队员们在理论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在遗址探访中淬炼忠诚品格,在体验教学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课题研究中推动成果转化,将红色记忆化为奋进力量,以青春担当续写革命精神传承新篇章


版权所有: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府南路1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8012669-1号

公安部备案号:350121025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