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上午,我校在旗山校区综合楼八楼党员活动室召开2016年“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陈荣生、校长林治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新、副校长张昌勋、各系部主任、各教研室主任以及相关处室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林旻处长主持。
会上,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展开专题研讨交流。一是专业建设交流。教务处陈勤副处长从学校专业建设思考出发,做《质量追赶需要创新发展》的主题汇报;初等教育系张宁主任汇报了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的设想;初等教育系陈燕老师就进一步提升师范生整体素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人文社科系刘少艾老师基于服务类专业的思考,提出了用“养成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交流。人文社科系葛思华主任提出要通过制定细致的培养规划、建立具有激励性的建设措施、建设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强化绩效评价等方式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公共基础部薛庆云主任主要从师德培养、加强科研、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师资建设的努力方向;人文社科系潘荣阳老师从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提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何激发年轻教师的活力和如何快速引进一批学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三是课程建设交流。外语系陈颖老师主要从互联网时代外语学习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外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外语系卢燕红老师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提出要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更新思想观念,定期开展教育思想研讨,攻克实践教学这一重点和难点。四是国外访学交流。计算机系李瑞兴主任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进行为期2周的研修学习后,给大家带来高职教育的新理念和新做法。他认为职业教育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以开展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作为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把专业办学能为企业提供项目开发任务,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前教育系陈闽光老师根据在美国访学一年的经验和收获,分享了美国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的课程体系,评价了其重实践和通识课、教育专业课与学科专业课平衡的特点,结合美国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提出了中国小学师范教育的改进方向。
张昌勋副校长先就本次主题研讨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前提,实践教学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是内涵建设的保障,教学管理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把握形势,积极作为,努力实现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目标。
校党委陈荣生书记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建立课程改革评估体系以及质量监测体系,还要加强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促使重视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