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中文  |  English  |  校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廉洁名人事迹

作者:    信息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发布时间: 2020-06-01

一、林嗣环

林嗣环(1607——约1662),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现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林嗣环不仅是一-位博学善文的著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百姓口碑甚佳的清官名吏。在封建官场一片污浊腐败的境况下,他洁身自爱,实在很有几分茕茕子立的悲剧意味。当时藩王府曾派两个人到林嗣环处言事,那两人骑马直.上公堂。林嗣环把他们拉下马,各打三十大板。藩王大怒,亏得当地抚军劝解,林嗣环才幸免遭难。

二、公正廉洁的伍正己

伍正己(794- -874),初名愿,字公谨。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约生于唐贞元十年(794年),登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 进士,为汀州府第一位进士的人。后在担任临州尉时改名正己。官司至御史中丞。伍正己出仕前,唐宪宗大和九年(835年) 发生了"甘露之变",宰相李训等谋诛宦官不成,反被族诛一千多人。其后,以南司(宰相府)为代表的公卿与北司(宫禁)的宦官彼此互相攻讦,陷害之事层出不穷,许多正义之人亦受株连。在这样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身任御史中丞的伍正己,以国家大局为重,旗帜鲜明,坚持原则,不拘小节。他从容地对下属员说:“有言责者,非特摘发小过,正当名扬善类,令连茹汇升,为朝廷扶植元气耳。”尤其是对于那此遭谗贬摘的士大夫,他更是不遗余力地设法营救,使之能得从轻处理或免受迫害。伍正己的这种举止,得到朝中多数官员的好评。后来朋党的气焰更加嚣张起来,致使更多无辜之士身受其害,伍正己为此叹息不止。说:“庸回方正,势不两立,吾岂能以天救车薪之火哉!”。至此,他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回乡。


版权所有: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府南路1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8008927号

公安部备案号:350121025000321号